山雞是雜食鳥,喜歡各種昆蟲、小型兩棲動物、谷類、豆類、草籽、綠葉嫩枝等。人工養(yǎng)殖山雞,可以適合大群飼養(yǎng)環(huán)境。山雞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肉質細嫩鮮美,野味濃,其蛋白質含量高。公山雞的羽毛艷麗,具有觀賞價值,標本可以提供給教學、科研和展覽用,還可以作為高雅貴重的裝飾品。
腳強健,善于奔走。飛行也很有力,不過飛行僅短距離,不能持久。平時多潛伏草間找吃;如受任何驚動,就在稠密的草堆中竄匿,隱蔽不了時才驟然振翅飛起,在幾次拍翅后,就能飛得相當迅速,但飛得不遠,又悄悄地潛入草叢中逃去。
繁殖期每年自3—4月至6—7月間,南北方相差約一個月。一只雄雉與1~2只雌雉相配共處。在開始繁殖時,在山區(qū)常見到兩只雄雉格斗的情況,一直斗到把另一雄雉趕走為止。巢一般在草叢或蘆葦間的地面凹陷處,以柔軟松葉或茅草構成淺窩狀。在江蘇南部一帶主要在麥田中作巢。一年通常孵兩窩。麥收之后,一般不再孵卵。卵每產6—14個,為淺橄欖黃色,呈橢圓形。北京近郊采得的一窩14個卵,平均重量為26.2(24.5—28)克,大小33.7(32.7—34.8)×41.6)(40.7—43)毫米。在動物園所產的卵,16枚平均重量為23.3(19—26.4)克,平均大小為39.7(37—44.7)×32.4(31—33.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