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草:冬蟲夏草死掉了挖出來的就是死草。
癟草:由于采挖時間晚,蟲體營養(yǎng)被草頭吸收過多從而導致蟲體變癟,甚至變空,一般情況下,癟草伴隨著草頭過長的現(xiàn)象產生。也有后期儲存不當,導致受潮化苗導致變癟的。
混草:將品質低的蟲草混到高品質的蟲草里面一起按高品質蟲草銷售。
無論是被當做藥理用來傷病,延年保健,還是作為食物填充饑餓,滋補保養(yǎng),冬蟲夏草初的起源地都不在曾經土地肥沃,文明興盛的中原。
相傳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青藏高原的牧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放牧中,一些個年老體衰的羊會突然變得身姿矯健,體態(tài)輕盈,仿佛一下子年輕了幾歲。
后來經過牧民們的觀察才發(fā)現(xiàn),這些羊是食用了一種埋藏在草皮下的奇特草根才出現(xiàn)了這種變化,這種“草根”極為奇特,冬季還是蟲子,到了夏季就變成了草,有人取來食用,發(fā)現(xiàn)體質得到了很大提升,從此以后身體強壯了,也不容易生病了,所以根據其特性將這種神奇的“草根”稱作了“德索”也就是蟲草!
冬蟲夏草生長在三千到五千米海拔的高原上,早在唐代就開始被藏族,羌族用在疾病和強身健體上。
但一直到今天,在別的保健品藥材都開始大面積人工種植的今天,冬蟲夏草依舊只能生長在三千到五千米海拔的高原上!
人們至今還沒有找到適合人工大面積栽種蟲草的辦法。
目前主要出產蟲草的地方就只有青海、云南、四川、印度等地方,而隨著氣候變暖,蟲草對于海拔的需求還在繼續(xù)升高,所以才會出現(xiàn)了日漸稀少的情況。
性狀特征
表面棕黃色,粗糙,皺紋,有8對根。折斷面白色,邊黃色,斷面實。蟲體一端大,彎曲,表面褐色,長4~8厘米,氣味臭。
化學成份
蟲草酸、粗蛋白和谷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精氨酸、丙氨酸和脂肪酸、及維生素B12等物質、多糖 、菌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