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步的準備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做策劃久了,就會發(fā)現(xiàn),什么事情適合做選題策劃,很多是可以提前預測到的。比如與名人、重大事件紀念日有關的報道,都是可以提前預知的。這樣一來,準備的時間就會充足一些。
如果遇到這一選題涉及到的領域,是自己所不了解的,則需要去快速學習,找相關資料去了解。另外,在準備階段,也可以請一些專家來做顧問。往往他們依據(jù)專業(yè)知識會給你一個很清晰的思路,再根據(jù)專家提出的框架去找適合的素材,提率。
第二部分則是制定階段,就是內容與形式結合的過程。我個人偏愛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當你思考一個選題策劃時,可以用一張紙和一支筆,想到什么就全都寫下來,可能會越寫越多,不過寫完以后,再在其中去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內在的聯(lián)系,看這種聯(lián)系符不符合你想要的,如果符合,他們就會組成一個個交集,你便可以根據(jù)這個交集來搭建框架。
通常我會用兩種方式來處理“思維導圖”,種方式是匯集式的,適用一些大選題,因為這類選題通常想到的東西會非常多,而你則需要找到一個小切口,以避免面面俱到,因為那就等于空泛膚淺,只要做足一點就會收到很好的效果。也就是說,“形式大于內容”。比如說年終盤點、紀念日報道,其實任何一家媒體做的主題都是一樣的,只在于你用什么形式,選什么內容。
另外一種是放射式的,適用于小選題。比如說一些突發(fā)新聞、解釋性新聞、行業(yè)趨勢報道等,這些小選題則需要去放射,需要一些更加發(fā)散的思維將其擴大。因為讀者希望在這些小選題中能看到更多,所以要把深度和廣度都告訴他,在這里,形式就變得不是特別重要,內容則尤為重要。你如果多采訪到一個新聞當事人,或者有一個新視角,這有可能勝出其它媒體。
策劃有時候是一個人,而更多時候則是一群人,你要讓所有執(zhí)行人員都詳細了解,就需要一個非常細的策劃案。我覺得一個合格的策劃案,要具體到版面所有的重要元素。一般在我的策劃案中,我會把欄目名都想好,每塊文字多少都標注好,主圖、配圖、圖說什么樣,都要寫進去,這樣執(zhí)行起來就會非常順利。
版面上的一個標題,甚至一個LOGO,也會體現(xiàn)出編輯的創(chuàng)意和策劃能力,以及這個編輯是不是用心。再比如一個較大的專題操作,大標題的格式是不是統(tǒng)一的,如果不統(tǒng)一,那語式或者出處是不是統(tǒng)一的,小標題也一樣,導語的寫作,主稿跟附稿的關系,主圖和配圖的大小比例,包括圖說和寫作等等這些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