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建筑工程中,除新建的基礎工程需要做防水外,已投入使用過的既有建筑,如有滲漏更需要維修、堵漏,殊不知這是防水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且滲漏后的工程在指定年限內如出現再次滲漏,一般都不是材料本身的問題,而更多的是前期新建過程中施工出的問題。使用后的建筑出現滲漏工程,甲方或業(yè)主單位都會對材料要求很高,因為已經吃過虧,不能重蹈覆轍。其實,后期維修、堵漏處理的防水工程在技術與施工的復雜性上遠超過新的防水工程。
建筑體漏水,那就說明是防水層處理問題,防水層外表有堅硬的瓷磚,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就是把外面的瓷磚撬開,再挖開防水層,重新做新的防水層,再重新鋪設瓷磚。其中人工費、材料費、所用的時間上消耗是非常大的。
地下室防水施工措施
各種房屋的地下室及不允許進水的公開構筑物,其墻面與底面長期埋在濕潤的土中或浸在公開水中。為此,必需作防潮防水處置。
1、防水混凝土構造自防水。防水混凝土構造具有取材容易、施工煩瑣、工期短、造價低、耐久性好等優(yōu)點,因而,在公開工程防水中普遍應用。目前,常用的防水混凝土有普通防水混凝土、外加劑防水混凝土和收縮水泥防水混凝土。
2、外表防水層防水。外表防水層防水有剛性、柔性兩種。
(1)水泥砂漿防水層。水泥砂漿防水層是一種剛性防水層,取材容易,施工便當,防水效果較好, 本錢較低,適用于公開磚石構造的防水層或防水混凝土構造的增強層。
(2)卷材防水層。卷材防水層屬于柔性防水層,具有良好的韌性和延伸性,能夠順應一定的構造振動和微小變形,防水效果較好,目前仍作為公開工程的一種防水計劃而被普遍采用。
(3)止水帶防水。為避免施工縫和后澆帶處的滲漏水現象,除在結構設計中設計的防水的材料外,通常還采用止水帶防水。
[預防措施]:
1.對變形縫的防水處理必須選用變形能力強及耐老化性能的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并應具備有效的密封構造措施。
2.屋面變形縫應避免設計成平縫,變形縫墻應采用≥C20混凝土澆筑,不得采用磚砌。變形縫墻體宜與屋面結構板一起澆搗,不留施工縫。如不能一次澆搗,應在墻體澆搗前施工縫位置嵌填5x8mm遇水膨脹密封膠。
3.在變形縫內填背襯材料及彈性密封材料,對等高變形縫在墻頂鋪貼一條通長“U"形防水卷材,寬度與墻面同,先貼好一面,縫中嵌入聚乙烯泡沫塑料棒作襯墊,再粘貼另一面,上面再蓋一層高分子卷材,并與防水層相連接粘牢,形成整體防水層。然后在變形縫頂部加鋼筋混凝土蓋板或金屬蓋板,混凝土蓋板接縫用密封膠嵌填密實。
4.對高低跨變形縫,則按“U"形方式鋪設卷材,卷材上方的收頭應塞入高跨墻體預留的凹槽內,用壓條或墊片釘壓固定,凹槽上部再用金屬披水板釘壓固定。卷材收頭及金屬板均用密封材料封嚴。
5.變形縫兩側防水層應滿粘,縱向搭接寬度不小于200mm并密封嚴密。
[施工工藝]:No.5 屋面排水坡度
平屋面的排水坡度為2%~3%,當坡度不大于2%時,宜選用材料找坡;
當坡度大于3%時,宜選用結構找坡。
天溝、檐溝的縱向坡度不應小于1%,溝底落差不得超過200mm。
水落口周圍直徑500mm范圍內坡度不應小于5%。
No.6 屋面找平層
找平層是鋪貼卷材防水層的基層,給防水卷材提供一個平整、密實、有強度、能粘結的構造基礎。
因此,鋪貼卷材的找平層應堅實,不得有突出的尖角和凹坑或表面起砂現象,當用2m長的直尺檢查時,直尺與找平層表面的空隙不應超過5mm,空隙只允許平緩變化,且每米長度內不得超過一處。
找平層相鄰表面構成的轉角處,應做成圓弧或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