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白天躲藏在泥洞、墻縫、野草叢中或樹葉下。冬季寒冷伏于石隙或土中避寒。白玉蝸牛為雌雄同體,異體受精,多在夜間或黎明時交配。4~6月和9~11月是蝸牛產卵的季節(jié),全年可產卵6~7次,8天左右卵即可孵化出幼白玉蝸牛,一般壽命5~6年。
蝸牛的外套膜腔會在殼口處形成1個開口,稱為“呼吸孔”,這是氣體進出的地方。仔細觀察,呼吸孔常會一開一關,就像是蝸牛呼吸用的“鼻子”;而當蝸??s進殼內時,還是會將呼吸孔的開口留于殼口處以便呼吸。外套膜常在足部或內臟團間,形成1個與外界相通的空腔,稱為“外套膜腔”。蝸牛的呼吸器官就藏于外套膜腔內,有時透過蝸牛的殼,隱約可以見到殼底下密布的肺血管網,大多位于前側,靠近頭部的方向,這正是外套膜腔的位置。
蝸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屬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富含20多種氨基酸及豐富的蝸牛酶、SOD等,其中蛋白質含量分別比甲魚、豬肉、牛肉和雞蛋高1個、11個、3個和7個百分點,而脂肪的含量僅為甲魚、豬肉、牛肉和雞蛋的1/18.1/272.1/92和1/70;每克蝸牛肉含硒量有0.45μg,為茶葉的4.5倍。
對1月齡內的幼蝸,應喂些鮮嫩菜葉,精飼料用開水燙軟粘在菜葉上,每天喂1次,適溫度應控制在25℃~30℃,日夜溫差不宜大,噴水時不要直噴幼蝸。生長蝸除青料外,要多投精料,并添加微量元素和添加劑。每天飼喂量為蝸牛體重的7%~10%。飼料應放入食架或食盆,以便清理殘渣。 放養(yǎng)密度隨個體增加由密到稀,每平方米400~200只。60×30×25厘米的飼養(yǎng)箱可入養(yǎng)100只,5~6個月后,殼高4厘米,體重40g以上時即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