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裱書畫需要有完備的工具和材料。 工具主要包括:①工作室,要求寬暢明亮通風。②案臺,以堅實的木材做成,用朱紅油漆罩面,使之光滑平整。③大墻或壁,分木板墻和紙墻兩種,前者適用于氣候潮濕之處,后者多用于干燥之處。要求平整、光潔。④裁刀,用于裁切紙、絹、綾、錦的材料和挖配、裁畫心及修補破洞。其刀刃鋒利平直,呈馬蹄形,又名馬蹄刀。⑤裁板,用于裁切之墊,多以質細紋直的椴木、銀杏木或柳木為之。⑥裁尺,用于裁切畫心材料時作界尺之用,多用楠木、杉木制成。⑦棕刷,用樹棕編扎制成,有南、北方之分,前者小且薄,后者大而厚。⑧排筆,由幾支乃至20余支羊毫筆并排扎接而成,用于刷漿糊。⑨竹啟子,用大毛竹制成,呈劍形,前部薄而光滑,半圓形,后部粗厚。⑩針錐,用于扎眼、轉邊和排毛等。砑石,用以砑磨畫背,以質細光滑的鵝卵石為之。另外還有漿油紙,水油紙等。 材料主要有:①紙,多用生宣紙,一般用作托畫心,托綾絹或配覆背等。②絹,是平紋織物,用蠶絲織成,有粗細之分。③綾,亦用蠶絲織成,并織有各種圖案,多用于裱幅的天頭、地頭、隔水等。④錦,絲織物,多為二方連續(xù)或四方連續(xù)的圖案。多用作手卷包首、冊頁封面、軸幅錦眉和邊框等。⑤漿糊,托裱所需的粘合劑。用去掉筋麩皮的淀粉或上好面粉打成,打漿時需放入適量明礬,以防以后蟲蛀。⑥顏料,即中國畫顏料,用于染制紙、絹、綾及為破損的畫心補色等。⑦膠礬水,用膠和明礬及水三者混合而成,用于加固裱件的色彩和紙絹質地。⑧軸頭,用在掛軸式和手卷式的裝裱中。前者多用紫檀木、紅木、花梨、瓷、象牙、角、金屬等制成,呈蘑菇頭等形狀;安裝在地桿的兩端,既起到裝飾作用,又便于畫卷懸掛。后者常用象牙、瓷及金屬等材料為主,圓形裝于卷尾的上下兩端。⑨畫桿,分天桿、地桿,以杉木為主,要求平直,其中地桿要一定重量。⑩繩、帶、別,用于捆扎別緊裱物。另外還須備有一些化學藥品,加高錳酸鉀、草酸、過氧化氫、丙酮、乙醚等,用于清除霉跡、污跡等。
專門存放書畫的庫房,要求保持一定的溫度、濕度,這樣可以抑制害蟲和霉菌的
生長繁殖??茖W實驗證明,害蟲、霉菌的生長繁殖與空氣中濕度、溫度有著直接關系。溫
度在10℃以下,大多數(shù)害蟲就停止發(fā)育和繁殖,相對濕度在65%以下,霉菌就失去正常生長
發(fā)育的可能,因此書畫庫內溫度宜控制在10-18℃之間,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之間為
好。為何要求相對濕度在50%的下限呢?因為書畫屬于吸濕性物質,對于過度干燥非常
過敏,容易干裂。書畫是用面粉制成漿糊之類的黏著劑進行裝裱過的,干燥到一定限度,黏
著劑受干燥而發(fā)脆,會造成書畫物理性朽壞,倘是相對濕度降至45%以下,持續(xù)較長的時間,
書畫就有損壞危險,所以相對濕度50%的下限是一個嚴格的濕度極限。
破殘書畫中零碎片,不能丟失,要及時進行揭裱修復。越久放對書畫越不利。專
用于包裝手卷的袱子,乾隆時比較時興,內府藏品多用此,并貼有內廷供奉題簽,十分講
究。今人可效法。
如果發(fā)現(xiàn)某件字畫受潮發(fā)霉,應速將此畫掛在空氣流通的地方,但不能讓陽光直
曬,輕微發(fā)霉,可用撣子輕輕彈去,如發(fā)霉現(xiàn)象嚴重,應重新裝裱修復。
書畫不能長久懸掛,否則會變形。收藏者要將收藏的作品輪換掛,從欣賞的角度
會感到新鮮,同時又是對書畫的保護。
、展閱手卷必須在桌案上,案面要求潔凈,彈去灰塵擦掉穢物,墨水瓶之類遠離
桌案。展閱時絳帶、別子,要平順放在包首上,然后雙手大拇指在內,四指在外,隨展
隨卷。兩手指不要接觸畫面,防止卷尾未展部分掉落地下。收卷時雙手隨時整理斜度,
卷畢,一手握住外桿,手卷垂直放于案上,一手掌心按住側面順勢將畫卷卷緊,別好。
四、冊頁,將面子啟開,四指插在兩畫頁背面折疊處,慢慢上提翻閱。手避免接觸
畫頁正面。如果是散頁,要一開一開順序翻閱,不要隨便亂抽提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