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裝裱完成后做展示用,可用木線制作成畫框。國畫框大多是圓角形式的框,一般為純手工制作,增加作品古樸、中國風(fēng)的感覺。國畫裝裱裝框一般都需要用卡紙蓋邊,玻璃覆蓋畫框正面,背板墊于作品背面,用射釘槍進(jìn)行固定。
二色裱是在貢四周用上適色鑲上,其余不夠的長度再采用深色較為隱重的鑲料,接湊于天地頭裱成需要的長度。如畫芯長是二尺,要想裱成六尺左右的長度,就需加四尺鑲料,這樣只用一色,則鑲料長于畫芯的一倍,在配色上有喧賓廳主的副作用。同時也顯得單調(diào)。這樣就可裱成二色。即圈的上下、另加天地。
經(jīng)折裝:四條畫心同時由一張鑲料挖嵌,并留半開空白頁。然后,左右交替折呈五頁相連狀,稱“兩半開”。 平開冊頁:是一種不加任何飾料,直接由宣紙托合的簡易裝飾。
轉(zhuǎn)邊冊頁:其嵌身料為絹或綾,不是采用通常的套邊,而是以轉(zhuǎn)邊的方法解決脫絲毛邊,故稱轉(zhuǎn)邊冊頁。 冊面:既本冊頁的封面與封底。
要是放置不裱,如畫心空卷的不實或折疊成塊等。也不宜保護(hù),存放時間日久就會從折疊處折斷紙絹的纖維,印泥可能會轉(zhuǎn)印到畫面上。或不慎造成斷裂破損、殘缺、污染、變色、水漬等明顯損傷,如易發(fā)生黃色斑點(diǎn),很難去掉,并容易招致蠹蝕。為日后收藏留下隱患,裝裱后直接影響書畫作品的品相,也影響觀賞價值和藝術(shù)價值。如經(jīng)常受潮濕,易生白、紅、黑霉斑,若濕后粘連,就不易揭開,即使晾干也變成了廢紙、爛紙灰,無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