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戰(zhàn)國各個學(xué)派即后人所謂先秦諸子也有不少論著,并出現(xiàn)了自然科學(xué)技術(shù)方面的專著。這些經(jīng)、傳、說、記和先秦諸子論著、科技專著才是中國早的書,早的古籍?!稘h書·藝文志》所著錄的早的書也就是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書目屬于經(jīng)、史、子、集的各種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認(rèn)為古籍。
把清代末年作為古籍的下限要比1840年作為下限來得合適。當(dāng)然,這個下限仍舊是粗線條的。即辛亥革命以后的著作如果在內(nèi)容或形式上沿襲前此的古籍而并未完全另起爐灶,如對古籍所作的舊式校注或舊體詩文集之類,一般仍可劃入古籍范圍。采用新體裁對古籍所作的研究或注釋,才不叫古籍,而算作對古籍的整理研究。
三代以前,所用以載文者,竹木而已。載于竹者,曰簡;載于木者,曰牘;連編簡牘,則謂之策。古者,大事書之于策,小事則書之于簡牘而已。初以刀刻,繼以漆書,周宣王時,始有墨書。三代以上社會之文化,完全賴此以推進(jìn),國家之文明,亦完全賴此以保存,與后世之書籍功用正同。是簡牘者,實即當(dāng)時之書也,創(chuàng)之早,行之久。降及周末,尚仍流行“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既以韋編,其為簡策也可知。是孔子之時之所謂書籍者,仍為簡牘也。由古至周,所有書籍完全為簡為牘,故謂之為簡牘時期。
至宋,因長卷之種種不便,遂依據(jù)葉子之格式,而改進(jìn)為今日之線裝式。即將一葉分割,使不連續(xù),以一葉為一板,一葉為變易,但在檢閱上、誦讀上以及收藏,其為便利已不可以道里計也。故吾人所讀之線裝書,其實際肇始于宋,為時僅千年。宋以前,絕未有線裝書也。文字多為刻印,抄寫者甚少。至宋仁宗慶歷中,有布衣畢升為活板,用膠泥刻字,從此又有活字印板之發(fā)明。元王楨亦有活字印刷法。明弘治嘉靖中,無錫華燧、安國先名曰“了聚珍板”。是均活字印刷也。在印刷上比較經(jīng)濟(jì),但在書籍上,固與刻印無殊也。總之,自宋至清,其書籍之形式完全相同,均為線裝,故此時期謂之為線裝時期。清末則漸有洋裝,民國后且有取線裝而代之之勢,其形式與裝訂,盡人所悉,毋庸贅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