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夜總會是由日本的高級夜總會演變而來,于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香港經濟起飛時期曾經在香港甚為流行,其消費在當年,以至21世紀初的消費指數而言,皆甚為驚人。日式夜總會與舞廳相似,設有舞池,以媽媽生作為領班,并由舞小姐陪伴客人跳舞喝酒耍樂。在全盛時期,日式夜總會也舉行各種不同種類的舞蹈及歌手演唱等表演。
1990年至1997年是日式夜總會的全盛期。1997年后,香港經濟經歷多年的調整期,加上制造業(yè)等商業(yè)活動及應酬相繼北移,及澳門博彩業(yè)的積極發(fā)展,標榜消費及豪華享受的日式夜總會逐漸在香港式微。部分夜總會遷往鄰近香港的澳門及廣東省繼續(xù)經營。而2000年代,類似形式的夜總會在廣東省深圳、東莞一帶亦甚為盛行。
1990年代香港的日式夜總會主要集中于尖沙咀東及灣仔。
酒吧、DISCO、夜場、會所的不同點: 區(qū)別可以從裝飾檔次,設備設施、有無節(jié)目表演、服務項目(功能)、消費情況。 區(qū)分特點夜場 裝飾檔次設備設施有無大型節(jié)目表演服務功能消費情況 酒吧一般無或有一定的音樂演奏、歌手演唱舞池、酒吧比較低 DISCO一般或進口無Disco 大廳、KTV有高有低
點歌軟件 用于客人根據個人愛好通過該軟件查詢(包括歌星查詢、筆畫查詢、字數查詢、拼音查詢、字母查詢、組合查詢等多種查詢方式)所需要的歌曲,該軟件是國內查歌速度快的。另外,客人還可以了解歌星的簡介、播放歌曲、控制歌曲、點酒水服務等等。該軟件包含了多套主題界面,這項技術也是國內KTV系統(tǒng)中的首創(chuàng)。系統(tǒng)采用了多模塊交叉使用功能,如客戶在點播服務功能、酒水功能時,仍可對正在點播的節(jié)目進行控制和操作,實現了完全交叉式的操作。
音響系統(tǒng) 合并式功放+音箱+麥克風(有線,無線) 前級效果器+后級功放+音箱+麥克風(有線,無線) 合并式功放+音箱+麥克風+BSV液晶拼接屏(顯示部分) 燈光系統(tǒng) 主控照明燈、應急照明燈、頻閃燈、菊燈、爆閃、低照紫外線燈、聲控變換燈、激光燈、霓虹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