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一間沒有反射的房間。在消聲室的墻壁上均鋪設得有吸聲性能良好的吸聲材料。因此,室內(nèi)便不會有聲波的反射。消聲室是專門用來測試音箱、喇叭單元等。
消聲室所用的吸聲材料,要求吸聲系數(shù)大于0.99。一般使用漸變吸收層,常用尖劈或圓錐結(jié)構(gòu),以玻璃棉作吸聲材料,也有用軟泡沫塑料的。例如一個10×10×10m的實驗室,每面敷設1m長的吸聲尖劈,其低頻截止頻率可達50Hz。在消聲室中進行試驗時,被測試的對象或聲源等置于中央的尼龍絲網(wǎng)或鋼絲網(wǎng)上,由于此類網(wǎng)能承受的重量有限,故只能測試重量輕、體積小的聲源等。
消聲室的校準原先只在國家標準GB6882或ISO3745《聲學—噪聲源聲功率級的測定—消聲室和半消聲室精密法》中的附錄A規(guī)定了測試聲場地校準程序。2006年發(fā)布了JJF1147—2006《消聲室和半消聲室聲學特性校準規(guī)范》詳細地規(guī)定了消聲室和半消聲室聲學特性地確定和評價。
消聲室主要技術(shù)指標有兩項:①自由聲場的頻率范圍和空間范圍 [1] ;②本底噪聲。
本底噪聲地測量相對比較簡單,一般是在消聲室或半消聲室內(nèi)選擇3 ~5個測點,依次測量各測點處的聲壓級和1 /1 倍頻帶聲壓級,取相應的算術(shù)平均值作為該房間的本底噪聲級。
自由聲場的頻率范圍和空間范圍測量過程是將傳聲器按選定的路徑向吸聲壁面方向移動至下一個測點,測點之間的距離相等并不大于0.1 m,終的測點與吸聲壁面的距離應不大于0.75 m,每條測量路徑上的測點數(shù)不少于10個。依次測量各選定路徑所有測點上的聲壓級。
● 全消聲室
● 半消聲室
● 簡易消聲室
吸聲材料類型
● 玻璃棉尖劈
● 金屬尖劈
● 金屬吸聲板(用于平板消聲室)
隔聲板類型
● 金屬隔聲板
● 金屬隔聲吸聲板
隔振器類型
● 彈簧隔振器,橡膠隔振器,玻璃棉隔振器
全消聲室地網(wǎng)類型
● 鋼絲軟地網(wǎng),鋼筋硬地網(wǎng)
聲學混響室是一個能在所有邊界上全部反射聲能,并在其中充分擴散,使形成各處能量密度均勻、在各傳播方向作無規(guī)分布的擴散場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