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只在槐樹上生長的木耳就叫做“槐耳”,顧名思義,就是生長在槐樹身上的木耳,實際上說生長在槐樹身上倒不如說寄生于槐樹(包括槐、洋槐、刺槐等樹)身上,因為槐耳本就是一種寄生菌類。 槐耳只是民間的俗稱,它的學名叫做“槐栓菌”,而關于槐耳這么名字的由來可是非常的悠久了,早在《唐本草》就有記載:“槐耳,槐樹茵也”。
人工栽培的槐耳在色澤、形狀、大小都比較統(tǒng)一、有規(guī)則,菌蓋腎形、半圓形或近圓形;蓋面黃褐色至紅褐色,蓋緣為淡黃褐色,有同心環(huán)帶和環(huán)溝,并有縱皺紋,表面有光澤。 野生槐耳在色澤上不統(tǒng)一,形狀大小不一,表面沒有明顯光澤。
槐耳對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能增強溶菌酶活性,可提高特異性抗體產生,促進小鼠脾細胞DNA合成,說明它可明顯促進機體免疫功能。 槐耳清膏對小鼠血清干擾素誘生作用非常顯著,對鴨肝炎病毒DHBV在用藥后使鴨血清HBV一DNA水平顯著下降。
目前用固體發(fā)酵法消費槐耳菌質,液體培育法消費菌絲體。 菌蓋半圓形,常呈覆瓦狀,白色至灰白色或淡黃色,表面近光滑,3.5-8cm×4-13.5cm,厚1-3.5cm。菌肉白色,干后常具香氣味,厚5-30mm。菌管長3-19mm,壁厚完整,管口白色,圓形至多角形,每毫米4-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