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珊瑚為金粟蘭科,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或亞灌木俗名有很多:九節(jié)命、九節(jié)茶、腫節(jié)風、滿山香和接骨蓮等。全株不僅僅可以作為醫(yī)藥用途,還廣泛應用于食品、飲料、保健品和日化用品等。由于其植株比較耐陰,還可以作為景觀來賞花、觀果和看葉等,所以它經(jīng)常被當做家居盆景,或者園林景觀種植來用。實用意義極大。自然生長,在秦嶺-淮河以南地區(qū)廣泛分布。
草珊瑚的采收季節(jié)在秋季,以兩年以上生長期的草珊瑚植株采收為宜,可以逐年采收,也可以兩年采收一次。通常在金秋10月份左右,選擇晴天來采收,采截部位通常設定于草珊瑚植株,地面枝干以上13㎝左右的位置。按照45°角用枝剪斜剪,避免傷口積水腐爛。取大枝留嫩枝,采集全株側枝。截干采收以后,及時追肥,補給土壤養(yǎng)分。
種植裸根苗
1~3月期間均可定植,必須在新芽萌發(fā)前種植;容器苗可以12月~第二年5月。根據(jù)草珊瑚植株的生長特性,每年2~3月有一次新枝(新芽)萌發(fā),利用好這個時間,可以促進植株更好更快的生長,因此在12月至第二年2月間進行移栽定植效果更好。這一時期氣溫相對較低,可有效減少植株水分蒸發(fā),有利于植株的恢復生長,并且這一時期廣西各地普遍都有一個小雨過程,對于定植植株的水分供應十分重要,可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
各地可根據(jù)當?shù)氐臍夂驐l件確定具體的定植時間,選擇陰天或雨后土壤較濕潤時進行定植。無灌溉條件的種植地更要注重種植時間的選擇。種植的林地應清除林下雜草和小灌木,密度大的林地應進行間伐以調節(jié)蔭蔽度,依地形按行距30~40㎝、株距30㎝ 挖穴,有條件的每穴施入腐熟農家肥 1~2kg,肥土拌勻后,即可種植。每穴放種苗1 ~2株。讓其根自然伸展開,覆土過根莖為宜,把土稍壓實,澆定根水。
三、草珊瑚的繁殖技術 1.移栽補苗:草珊瑚種子和扦插繁殖的苗木,一般在當年十一月至十二月或者是第二年的春季二月至三月起苗進行移栽。在整好的畦上,按株行距二十比三十厘米進行定植,并需要進行澆透定根水。成活后,需要及時的加強田間的管理。移栽后要及時的進行查苗,若發(fā)現(xiàn)死苗缺株,要帶土補栽,確保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