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以早春或秋冬較適宜,夏季扦插的成活率低。采取1—2年生植株地上部分離地面10cm處枝條割下作為扦插材料。剪成二節(jié), 下部切口在節(jié)下留斜口,離節(jié)1.5cm左右。扦插基質(zhì)采用紅壤+草木灰( 4:1)。直插于基質(zhì)上,扦插深度為插穗長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行距為5cm,株距為4cm。
常綠半灌木,高1-1.5米;莖直立,無毛。葉紙質(zhì),橢圓形、寬橢圓形至長圓形,長8-20厘米,寬3-8厘米,頂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除近基部外有鈍鋸齒,齒尖有一腺體;側(cè)脈5-7對,兩面稍凸起;葉柄長0.5-2厘米,基部合生成一鞘;托葉鉆形。穗狀花序頂生,分枝少,對生,多少成圓錐花序狀; 苞片三角形或卵圓形;雄蕊1枚,藥隔背腹壓扁成卵圓形,頂端常微凹,花藥2室,藥室?guī)缀跖c藥隔等長,側(cè)生;子房卵形,無花柱,柱頭具小點。核果卵形,長約4毫米,幼時綠色,熟時橙紅色。花期10月至翌年5月,果期3-8月。
扦插繁殖:3-4月,從生長健壯植株上選取l-2年生枝條,剪成帶2-3節(jié),長10-15厘米插穗,捆成小把,將其基端置于0.05毫升/升3號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3分鐘,或在1毫升/升NAA溶液中快蘸后扦插。經(jīng)處理的插穗,生根時間顯著縮短,成活率幾乎達。插穗處理后,在事前準備好的苗床上,按株行距5厘米X×0厘米斜插入土,土面上留1節(jié),按緊,澆透水。如果苗床都閉度小,搭設(shè)蔭棚,經(jīng)常保持苗床濕潤。扦穗后30天左右,扦插生根,并開始萌芽。成活后,應(yīng)注意松土除草,適時追施稀薄人畜糞水,促進幼苗生長。培育10-12個月,即可出圃定植。
種子繁殖:10-12月果實紅熟時,將其采回,用細濕沙拌和(種子:濕沙=1:2),在室內(nèi)高燥通風(fēng)處堆藏,或?qū)⑵溲b入木箱,置室內(nèi)通風(fēng)處貯藏,翌春2-3月,取出種子播種。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厘米開深2-3厘米的播種溝,將種子均勻播于溝內(nèi),用火土灰或細土覆蓋,以不見種子為度,畦面蓋草,并搭蔭棚。播種后約20天出苗,及時揭去蓋草。育苗期間,要經(jīng)常松土除草,適時追肥。如果苗期管理精細,當(dāng)年11-12月即可出圃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