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在喪期祭奠活動中,雖然儀式很多,但到了現(xiàn)在喪期已是簡單了許多,主要有設靈堂、客祭、做七等等。有些喪事簡辦的,同時也免掉了喪期中的祭奠活動。
設靈堂:人氣絕身亡后,喪家便在自家設靈堂,以便祭奠民間相信靈魂不死,認為死亡僅僅是靈魂擺脫肉體的束縛,因此,必須讓靈魂有一個安頓之處,久而久之,演變成現(xiàn)在的靈堂作為一種臨時的對諸祭奠的場所。
做七儀式:按照古代的喪俗,靈柩一般都在“終七”以后入葬,人們認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了,所以要舉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結束,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佛教認為,除罪大惡極的立即下地獄,善功極多的人立即升天,靈魂一般并不能夠馬上轉生,沒有轉生的亡靈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轉生過程中的一種身體,等待轉生機緣的成熟,所以人死后七個七期中,孝屬或親友如果能請僧人來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處,所以佛教主張超度亡靈是在七七期,如果過了七七期之后,亡靈托生的類別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卻不能改變他已托生的類別了,如果一個人,生前作惡很多,注定來生要托生畜類,當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屬親友為他大做佛事,使他聽到出家人誦經(jīng),當下許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為人了,而道也認為超度是在他“七魄”沒有散盡之前。
送紙儀即送楮儀,潮俗凡親朋舊故逝世,在接到訃告后,即送去挽聯(lián)、軸幅、紙鏹、等祭悼物品者均稱為紙儀。近代以來,多改為送銀兩、紙幣,幫助喪家辦理喪事。錢額多少不拘,惟應單數(shù),不能雙數(shù),喪家對紙儀全收回禮,回禮物品也均為單數(shù),有布匹,面巾,糖果等。隆重者或對遠方來者須宴請。俗稱食炊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