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克牌玩法有很多種,普通的有橋牌、打百分、釣紅點、拍百、21點、24點等,不一而足。由于撲克牌的牌數(shù)符合天文學(xué)的歷法,故有撲克是歷法的縮影的說法,理由是:
撲克牌54張,表示一年有52個星期,兩張副牌大貓代表太陽,小貓代表月亮;桃、心、方、梅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紅色牌代表白晝,黑色牌代表黑夜;每一季13個星期與撲克每一花色的牌數(shù)正好是13張,,52張牌的點數(shù)相加是364,再加上小貓的一點,是365,與一般年份天數(shù)相同;如果再加大貓的一點,那就正好是閏年的天數(shù)。撲克牌的K、Q、J共有12張,既表示一年有12個月,又表示太陽在一年中經(jīng)過12個星座。
撲克不僅有紙制的,還有許多其他材質(zhì)的。有景泰藍包金的撲克、金箔銀箔做的撲克、水晶撲克、瑪瑙撲克、象牙撲克、象骨撲克、牛角牛骨撲克、竹制撲克、有機玻璃撲克、玻璃鋼撲克……這些撲克牌都是用來收藏的,很少用來打。比如瑪瑙撲克、象牙象骨撲克、牛角牛骨撲克雖然都被做成了麻將的形狀,但玩的時候還是撲克的玩法。另外還有許多異型撲克,如圓形、圣誕樹形、鞋形、三角形、雪人形……
單人操作鏡頭主要有單鏡和多鏡。鏡頭主要有:礦泉水瓶鏡頭,易拉罐鏡頭,手機鏡頭,佛珠鏡頭,袖口鏡頭,手表鏡頭,皮帶鏡頭,煙灰缸鏡頭,皮包鏡頭,帽子鏡頭,胸口鏡頭,錢包鏡頭,飲水機鏡頭,邊框鏡頭,錢幣鏡頭,畫壁鏡頭,應(yīng)急燈鏡頭等等,也可以根據(jù)個人習慣定制任何位置。以上均為近距離鏡頭,另外還有很多遠距離鏡頭,掃描距離可從2.5米-4.8米遠,比如掛鐘掃描鏡頭,3.5米尹氏吸頂燈鏡頭,4.8米壁畫鏡頭等!單人操作鏡頭掃描的距離越來越遠,安裝位置也因人而異!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在明代馬吊牌盛行的同時,由馬吊牌又派生出一種叫“紙牌”的戲娛用具。紙牌開始共有60張。斗紙牌時,四人各先取十張,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一家打出牌,兩家乃至三家同時告知,以得牌在先者為勝。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
2017年4月,國際智力運動聯(lián)盟宣布,麻將正式成為世界智力運動項目。
麻雀牌這種說法是主流的麻將起源的說法。麻將牌又稱麻雀牌、麻雀兒牌,本是江蘇太倉“護糧牌”。有關(guān)資料記載,在江蘇太倉市曾有皇家的大糧倉,常年囤積稻谷,以供“南糧北調(diào)”。糧多自然雀患頻生,每年因雀患而損失了不少糧食。管理糧倉的官吏為了獎勵捕雀護糧者,便以竹制的籌牌記捕雀數(shù)目,憑此發(fā)放酬金,這就是太倉的“護糧牌”。這種籌牌上刻著各種符號和數(shù)字,既可觀賞,又可游戲,也可作兌取獎金的憑證。這種護糧牌,其玩法、符號和稱謂術(shù)語無不與捕雀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