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買斷”是個偽概念,也就是一個“純行話”,這個概念沒有任何官方概念支持。當然,在很多地方不需要官方支持,大家叫得順口,方便交易,也就叫下來了。其實質是個違法行為,就是有大額資金的公司自己掏錢把你的票買下來,給你去掉利息的余款,并獲得票據(jù)的所有權。 注意:為什么說違法?還是那句話,本來銀行干的事,被你干了,喬致庸為啥被抓起來,他幫國家做金融的流通,看似很偉大,而且做了革新,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他破壞了國家的宏觀調控。沒喬致庸的命,就少干吧。
轉貼 “這個好理解了吧,這位同學回答下!”“老師,這個就是轉一手,通過別人去直貼,就叫轉貼吧!”“-_-b.........” 轉貼一般的人接觸不到,是銀行和銀行間的對接業(yè)務,“指商業(yè)銀行在資金臨時不足時,將已經(jīng)貼現(xiàn)但仍未到期的票據(jù),交給其 他商業(yè)銀行或貼現(xiàn)機構給予貼現(xiàn),以取得資金融通?!保ㄈ匀徽园俣劝倏疲?也就是說,不光是我們小老百姓,銀行也有缺資金的時侯,它缺資金了,還是拿著票在銀行間去“直貼”,就叫轉貼。
銀行承兌匯票:就是由銀行作為承兌人,票據(jù)到期由銀行進行付款。通常銀行承兌匯票幾乎可以說到期是百分百能收到對應的款項,為什么要說幾乎。因為曾經(jīng)還真的出現(xiàn)過沒有按期兌付的情況,不知道大家有沒聽過包商銀行。這個銀行就是因為出現(xiàn)了問題,后來被接管了,也導致出現(xiàn)了一些到期的票據(jù)沒有按時支付。換句話銀行承兌匯票只要承兌行不出風險,都是可以按時兌付的,所以一般大型商業(yè)銀行承兌的票據(jù)信譽更好一點。
背書也就是轉讓,也就是說您收到承兌匯票后,又把它當做“錢”付給您的上游供應商。這里如果是電子承兌匯票的就比較好操作不會出什么岔子,如果是紙質匯票則需要加倍認真對待,辦理背書轉讓時需要在票據(jù)背面進行簽章。這個印章的加蓋一定要清楚明晰,否則的話就要提供證明(可在商票圈票據(jù)學院找范本)。背面的簽章一般就是您開立支票或者轉賬時用的那一套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