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一般把前門、有袖子、衣長在臀圍線上下的男女上衣統(tǒng)稱為“茄克”(Jacket)。而在中國,人們平時所說的腰部和袖口有帶狀收口的茄克,英語稱“將帕”(JUMPER),法語稱“布魯宗”(Blouson),屬茄克這個大家族的一個品種。“西服”也是一種“茄克”,英國人稱其為“拉翁基(隨意式)茄克”(Lounge Jacket)。19世紀末,當這種上衣和長褲用同質(zhì)同色的面料來做成“套裝”時,歐美人又稱其為“外出套裝”(Town suit)。在20世紀,又因為這種套裝多為活躍于政治、經(jīng)濟領域的白領階層穿用,故也稱作“工作套裝”或“實業(yè)家套裝”(Business Suit)。
現(xiàn)代西裝出現(xiàn)之前,近代西方男性出席商務場合穿的套裝,有一件又長又厚的黑色外套,稱為frock coat。直至19世紀末,美國人開始改穿比較輕便、只長及腰間的外套,稱作sack suit。這成為了非正式、非勞動場合的日間標準裝束,即使是樸實的男性也會有一套這樣的西裝,讓星期日上教堂時穿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這種簡便套裝會連同背心穿著。
另一方面,晚間套裝也發(fā)展出一種非正式裝束。原本的燕尾服演變出小晚禮服。時至今日,小晚禮服甚至取代燕尾服,成為出席晚間場合的標準裝束,而歷史較長的燕尾服只留給莊重的場合穿著,如宴會、音樂演奏會、受勛儀式等。日間的正式裝束則是早禮服。雖說現(xiàn)代場合一般已經(jīng)不太拘泥于繁文縟節(jié),但視乎出席場合所要求的禮節(jié),請柬上應該會注明穿衣要求。
西裝左邊的翻領上都有一個扣眼,而右側(cè)的領子上卻不釘相匹配的紐扣,許多人對此不理解。其實,它是用來扣住右側(cè)領子的顆暗紐扣的,作防風沙和冬天保暖用。它的原型是“俏皮眼”。早在19世紀的歐洲,貴族子弟為顯示自己的灑脫風流,逗惹情人的愉悅,往往在自己的胸前藏朵小花,于是左領上的扣眼就成了鮮花插座,背地里稱“俏皮眼”,公開場合冠以“美人肯”、“花眼”的雅號。時至21世紀,許多年輕人,仍在此扣眼上插小花、徽章之類點綴。它是起到裝飾的作用。
西服作為比較昂貴的正裝,是非常需要精心保養(yǎng)的。不恰當保養(yǎng)的西服,很容易會變形走樣,失去應有的穿著效果。而越貴的西服,尤其是定制西服,越需要保養(yǎng)。
西服保存一定要懸掛。西服本身的自重很重。平放的西服,很容易會因為重量而變形。尤其是長期存放的西服,一定要掛起來,定制西服尤其如此。
西服懸掛的時候,把西服口袋里的東西,尤其是重物取出,長時間的重量,很容易讓西服變形。西服平時穿著的時候,也注意盡量不要在下口袋中放東西。
西服的衣架不能使用那種用細細的鐵絲做成的衣架,一定是要那種寬寬的衣架,而且是有一定弧度的那種。這種西服衣架是模仿人的肩膀形狀制成的,有利于保持西服肩部不變形,從而有效保持西服穿著效果。
西服掛完還不算完事,有時間的話,每天要刷一刷,刷的時候,要掌握技巧,這樣,刷毛與面料成90度角,用刷毛尖輕輕地掃。刷的順序是兩個前衣片、后背、雙肩、兩只袖子、領子。刷的時候一定要自上而下,因為這樣刷衣服,不僅是為了清除灰塵,還能梳理和舒展纖維,使其得以休息。理想的做法是,用濕毛巾輕輕擦拭西服,然后放在通風處晾干,這樣,第二天,再穿的時候,會干干凈凈,跟新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