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啜得趣。品茶不僅可以是人與自然的溝通,而且是很好的社交手段,可以是茶人之間心與心的相互溝通。邀一知己相對品茗,或推心置腹傾訴衷腸,或無須多言即心有靈犀一點通;或松下品茶論弈或幽窗茗吟詩,這些都是人生的樂事,故曰“對吸得趣”。無論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的人,只要有文化底蘊且愛茶,那么他們在對啜品茗中所得的妙趣都是難與俗者言的。
眾飲得慧。中國茶道從創(chuàng)始之初對于品茗飲茶的人數(shù)就沒有任何限制,唐大歷九年(74年)春,顏真卿與陸羽、皎然、李尊、裴修、潘述裴循等19位名士聚會,在長興竹山寺品茗吟詩,喜作聯(lián)句被載入《水堂集》成為千古美談。白居易在古稀高齡之后還廣邀當時相知的壽星共同品茗,“洛中九老茶會”也在后代茶人中為佳話。眾多人相聚品茶必有語言交流,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薄T诖蟊娖奋鴪鏊艿玫胶芏嘈畔?學到很多書本上所學習不到的知識,同時茶人們相互啟迪,有利于增長聰明才智,故曰“眾飲得慧”。
日子久了,讓一個人靜下來的方式,除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就是尋一處院落,一個人閑坐。找一首自己喜歡的歌,平常忙起來根本沒有時間去仔細聆聽,雖然聲音低沉,但卻能讓整個身心靜謐下來。一個人,什么也不用去想,靜坐院落,沏一壺鐵觀音。蓋壺中的鐵觀音,在熱水的沖擊下,舒展著腰伎,那種能貫穿靈魂的香氣,把一切紛擾的俗事都排解開來。
喝茶,需要氛境?;颡氾嫞蛉逋毒墧?,身入佳境,心出自然,全在一個“情”字。沐和風,憐麗日,不急不躁,隱形于“潛”字。望星云,邀明月,空山蛙鳴,唇齒盈芳,漸進“品”字。步臺階,行曲徑,賞山花撫矮草,只為一個“怡”字。動中求靜,淺斟低唱,臟腑于內(nèi),全在一個“養(yǎng)”字。憶往懷舊,難忘經(jīng)歷,真水無香,美不過一個“思”字。曠野倚石,臥看白云,拋卻世間浮雜,只求一個“閑”字。十年磨一劍,成竹在胸,志在一個“遠”字。風過塵香,坐地日行八萬里,飄然一個“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