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菜,主要存在于中國東北地區(qū)和德國,中國西南地區(qū)也亦有存在。古稱菹(zū), 《周禮》中就有其大名。北魏的《齊民要術》,更是詳細介紹了古人用白菜(古稱菘)等原料腌漬酸菜的多種方法。
東北酸菜的原料,就是當地人習以為常的大白菜。腌酸菜時,首先要挑好白菜,然后摘去殘根爛葉、大葉黃葉,在太陽底下曬幾天,用清水洗凈后,再一棵棵、一層層地在大缸里擺放整齊,菜頂壓一個大石頭后,加入生水或者涼白開(是涼白開)浸腌起來,密封存放,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讓菜慢慢緊縮,發(fā)酵,三十天以后便大功告成。趕上降溫,便要透過冰碴從缸中取出酸菜。這種方法叫生腌,還有一種熟腌,所需要的時間要短一些。先燒一鍋開水,把洗凈的白菜放在鍋里燙一下,放涼后再壓進缸里,這樣腌30天后就能燉熟食用了。
優(yōu)質酸菜聞起來有自然的酸味及發(fā)酵香氣,無異味。經超標防腐劑處理的酸菜聞起來無酸菜的香氣,有辛辣及窒息性氣味并且可強烈刺激眼睛。發(fā)酵異常的酸菜有令人不愉快的味道。
另外,慎購散酸菜,因為散酸菜無“QS”標志因而來源不明,同時在運輸、銷售過程中二次污染嚴重;購買酸菜認準包裝袋上所有標識均準確規(guī)范的產品,盡可能去大型商超購買口碑好的正規(guī)企業(yè)生產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