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籌攻補,補而勿滯,瀉而勿損 經(jīng)云:“陽道實,陰道虛?!逼橹陵幹K,其病多虛;胃為陽熱之腑,其病多實。脾虛證治以健脾補氣、溫中散寒之法,常用四君、理中之輩。胃實證治以瀉熱、通下、降氣、消導之法,常用白虎、承氣之類。連老強調(diào),脾胃病往往虛實夾雜較多,臨證不可一概而論。脾虛或兼有濕濁、濕熱之實,胃實或亦有氣陰之虛。因此,久病或老年體虛病者,每見寒熱虛實夾雜,治當寒溫并調(diào),虛實同顧,攻補兼施。 脾胃虛證,常以甘藥補之,然須把握氣機之升降,分清氣虛氣滯之不同。甘味之品易滯氣生滿、助濕生痰,常配伍陳皮、佛手、木香、蘇梗等導滯又甘能生濕,妨礙運化,凡因濕濁、飲邪阻滯中焦引起的嘔吐痞滿證,當忌用甘藥。胃陰虛正忌滋膩壅塞之劑,宜清補、平補,以達胃健納旺之目的,常用沙參、麥冬、石斛、玉竹、扁豆之類,補而不膩。如用熟地等滋膩補藥時,常酌加陳皮、砂仁、木香等健脾之品,以防粘膩呆滯脾胃。 若胃火蘊結、陽明腑實、脾蘊濕熱等實熱證候,運用黃連、大黃、龍膽草之類苦寒之藥,須詳加辨證,否則僨事。若為胃氣虛弱,寒凝中焦,誤投苦寒方藥,則傷陽敗胃,或化燥竭陰。此外,胃喜潤惡燥,對于木香、砂仁、蒼術、厚樸、陳皮等辛香溫散之輩,雖有散結消痞之功,用于脾胃氣滯、濕阻、食積等證,但若久用重用,也必耗傷胃氣。干姜、附子、肉桂等辛熱溫燥之品,雖有溫中散寒之力,然亦不可用之太過,謹防胃之陰津受耗。攻伐之劑,多為峻烈之品,祛邪之力猛,然傷胃之慮亦深,故常佐以草、棗和緩之藥,顧護胃氣,中病即止,使病退而胃不傷。
寒熱并調(diào),辛開苦降,各司其屬 胃為陽土,其病多實多熱;脾為陰土,病多虛多寒。然脾胃病變并不全部表現(xiàn)為單純的寒證或熱證,往往多為寒熱錯雜的復雜病變。如既有胃脘冷痛、嘔吐清涎,又兼見大便滯而不爽、肛門灼熱下墜的上寒下熱證;或為、便溏,又有口臭口瘡、胃脘灼熱之上熱下寒證。因此,在診治中須“瑾守病機,各司其屬”,不可顧此失彼。 對于寒熱錯雜者,連老強調(diào)須詳察病機,寒熱共調(diào),方符合脾喜溫燥、胃喜涼潤的特性。當脾受濕困、胃為熱擾之際,常用辛開苦降法燥脾清胃,以半夏瀉心湯為,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辛苦并進以調(diào)其升降,如此則“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如泛嘔清水甚者改用生姜瀉心湯;脾虛審者,則取用甘草瀉心湯,佐以茯苓以增健脾化濕之功。若邪熱內(nèi)陷、痰濁蘊結而“心下滿痛”者,投以小陷胸湯以降痰火、利氣機。連老指出,寒熱錯雜證,不可拘泥于一法一方,當求本論治,隨證加減。實熱盛者,適當重用黃芩、黃連,少用干姜,酌加車前子、金錢草、虎杖清熱利濕;寒濕盛,重用干姜,少用連,佐以蒼術、厚樸苦溫燥濕;熱毒亢,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清熱;兼食積者,加焦山楂、焦神曲、焦麥芽?!爸负文?,隨證治之”,雖藥有增損,然寒熱并調(diào)、辛開苦降之旨不變,“謹察陰陽所在而調(diào)之,以平為期”。
2002年被國家人事部、衛(wèi)生部、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確定為“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編著出版了《歷代名方精編》、《金匱方百家醫(yī)案評議》、《古今奇效單方評議》、《金匱要略校注》、《中醫(yī)必讀》、《連建偉中醫(yī)傳薪錄》等著作。并先后擔任國家規(guī)劃教材《方劑學》編委、副主編,主編,協(xié)編教材中藥專業(yè)《方劑學》副主編,共發(fā)表專業(yè)論文80余篇?!督饏T要略校注》獲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1992年度中醫(y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精于脈理,平脈辨證,擅長運用經(jīng)方及后世各家醫(yī)方,數(shù)方相合,化裁得宜,尤對內(nèi)科脾胃病有豐富的經(jīng)驗。
連建偉教授,1951年2月出生,浙江嘉善人。1980年畢業(yè)于北京中醫(yī)學院首屆方劑專業(yè)研究生,獲碩士學位,同年12月任教于浙江中醫(yī)學院方劑學教研室,歷任講師,教研室主任,基礎部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浙江中醫(yī)學院副院長,原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