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為要,調(diào)氣溫運,分消走泄 《素問·異法方宜論》記載了“一病而治各不同”,乃“地勢使然也”。連老十分重視自然環(huán)境對疾病的發(fā)生以及轉(zhuǎn)化的影響,認為江浙為水鄉(xiāng)之地,濕盛之地,人在其間,無以避之,脾極易為濕邪所傷。《臨證指南醫(yī)案·濕》云:“濕為重濁之邪,若邪從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氣升騰,從內(nèi)而生者,皆由脾陽之不運。雖云霧露雨濕,上先受之,地中潮濕,下先受之?!逼⒅∵\升清,依賴脾陽的溫煦。若脾陽不足,則寒濕內(nèi)生,壅滯中焦,使氣血化生無源。須濕邪得化,脾方能健運。 連老認為,脾喜燥惡濕,易為濕困,故脾病須細察有無兼濕,然后權(quán)衡虛實,孰為主次而兼治之。如濕邪重濁困脾者,首要調(diào)暢氣機,正如《溫病條辨》所云:“氣化則濕亦化?!比缛蕼?、平胃散、胃苓湯、藿香正氣散等隨證加減,意在通過芳化、苦燥、淡滲等法祛濕醒脾,復其靈動之性。至于脾氣虛弱而生濕者,老師善用溫陽法。脾氣虛者,臨床用四君子湯加減;兼氣滯,則加陳皮補氣行滯化濕;若兼痰濁,則加制半夏以燥濕化痰。脾氣濕者,選用參苓白術(shù)散、資生丸健脾、滲濕止瀉。如脾陽不足,寒濕內(nèi)生,癥見脘腹冷痛、下利清谷、肢體腫脹等,則善用理中丸或附子理中湯以治之。 臨證常有濕蘊化熱,濕與熱膠結(jié)為患,郁閉氣枧。如見口干咽苦,便結(jié)溲黃,苔黃厚燥,此為熱重于濕,連老常于化濕之方中佐以黃連、黃芩、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清熱之品,尤須注意苦寒清熱量不宜大以防損傷脾陽,敗壞胃氣,貽誤病機。
重視調(diào)肝,硫木扶土,以平為期 肝主疏泄,主一身氣機的升降出入?!端貑枴毭握撈吩啤巴恋媚径_?!逼橹陵幹K,必賴肝之疏泄,始能運化水谷以化生氣血。陳士鐸《石室秘錄》云:“肝,克土也……土得木以疏通,則土有生氣矣。明確指出了肝氣升發(fā)泄對于脾升胃降、脾運胃納的重要作用。 連老從臨證實踐中體會到,脾胃病因肝郁而發(fā)者十之六七。“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若肝失疏泄,氣機郁結(jié)則脾胃升降失常,壅滯成?。换蚴栊固^,橫逆而犯,脾胃受戕;或脾胃虛弱,肝木乘之,氣亂為病。因此,肝氣無論太過或不及,均可直接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故《血證論》云:“木之性主疏泄,食氣人胃,全賴肝木之氣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設(shè)肝之清陽不升,則不能疏泄水谷,滲泄中滿之癥,在所不免。 肝病易傳脾胃,故在脾胃病時應以開郁為先,疏肝柔肝之法貫穿始終,肝脾胃三臟共調(diào),以平為期。正如葉天士所云,“治脾胃必先制肝”、“醒胃必先制肝,培土必先制木”,實為從肝論治脾胃之綱領(lǐng)也。若以肝氣橫逆為主而脾虛不甚者,以柴胡疏肝散加味為主,舒暢肝氣;肝氣郁滯兼有脾虛者,則以逍遙丸加減疏肝健脾;肝郁化火者,方選景岳化肝煎解肝郁、清肝火;若肝火灼傷胃陰者,投以一貫煎加少量黃連來疏肝清肝、和胃降逆;若土壅木郁,因脾胃尖健而影響肝之疏泄功能者,以越鞠丸加味,和脾胃,疏肝木;若以脾虛失運為主而兼肝郁者,則以歸芍異功散為主,培土以榮木。臨床如已見肝病,則無有無脾胃病癥狀,時均應輔以健脾胃、助運化之品,方合仲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之意。 連老指出,肝為剛臟,喜柔潤之性,因此遣方用藥時宜痿葉天士“忌剛用柔”之說,適當配合白芍、當歸等柔肝,也可用山萸肉、五味子酸甘化陰、以養(yǎng)陰柔肝,還可選用生地、枸杞以滋水涵木。巰肝時要注審而不傷陰,常用川樸花、綠萼梅、佛手等微辛而不燥烈耗陰之品,避用辛溫苦燥之藥,或在藥中酌加養(yǎng)胃陰之品,如北沙參、麥冬、玉竹、石斛等,則無耗傷胃陰之弊。
連建偉認為,膽為“中正之官”,清凈之腑,惡煩擾,惡壅郁;又主決斷,謀慮出焉,若病后,或久病而宿有痰飲未消,胸膈余熱未盡;或胃中痰飲邪熱郁結(jié),胃失和降,痰熱必然隨胃氣之逆而犯膽腑,使其欲清不得,欲靜不能,必傷少陽溫和之氣,以致虛煩不得眠、膽怯心悸等。方中半夏辛溫,燥濕祛痰、和胃降逆,為君藥。陳皮辛苦溫,燥濕化痰、和胃,茯苓健脾祛濕,生姜辛溫,祛痰止嘔,又可解半夏之毒,均為臣藥。竹茹性寒,清熱滌痰、除煩止嘔;枳實苦微寒,下氣行痰,與半夏相配,氣順痰消,氣滯得暢,膽胃得和,均為佐藥。少量甘草調(diào)和諸藥,以為使??执髼椫棠伒K濕,故去之不用。諸藥合用,化痰而不燥,清熱而不寒,使痰熱盡去,膽腑自然恢復其少陽溫和之氣,故以“溫膽”名之。
醫(yī)案 單某,女,時年55歲,2018年6月15日初診。已3年,近1個月來加重,難以入睡,睡后易醒,每夜只能睡3小時左右,伴口苦,右關(guān)脈大,左關(guān)脈弦,舌尖紅苔薄膩。 診斷:(痰熱擾心型)不寐。 治則:化痰清熱。 方藥:姜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5g,甘草3g,生姜3片,炒枳實10g,竹茹10g,黃連3g,郁金12g,丹參15g,米仁30g。共7服,水煎服,日1服。 6月23日二診:夜寐已好轉(zhuǎn),余癥同前。上方姜半夏改12g,黃連改5g。共14服,水煎服,日一服。 7月13日三診:夜寐繼續(xù)好轉(zhuǎn),仍口苦,便溏,右關(guān)大左關(guān)弦,舌紅苔薄。上方改姜半夏10g,黃連4g,加太子參20g。共14服,水煎服,日一服。以后患者以黃連溫膽湯化裁繼續(xù)1個月。2個月后隨訪,患者睡眠改善,每夜能睡6小時左右,口不苦,納可,便調(diào)。 按:本案患者平素飲食不節(jié),嗜食肥甘,積濕生痰,因痰生熱,痰熱上擾,故心煩;痰郁化火則見口苦;舌尖紅苔薄膩,為痰熱內(nèi)擾之征。右關(guān)屬脾,右關(guān)脈大,連建偉認為是陽氣旺盛,脾胃尚強;左關(guān)屬肝,左關(guān)脈弦為肝氣郁滯,治當燥濕化痰、清熱除煩,方用黃連溫膽湯(由溫膽湯加黃連而成)。溫膽湯的古書記載,早見于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二膽腑·膽虛實第二》篇,有云:“治大病后,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宜服溫膽湯方?!彼幱砂胂?、陳皮、枳實、竹茹、甘草、生姜組成。 鄭重申明: 由于每個人的體質(zhì)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藥和劑量僅適用于本案病人當時的病情。未經(jīng)中醫(yī)辨證診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和劑量。廣大讀者如有需要,應前往正規(guī)醫(yī)院診治,以免貽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