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制作銀電極的漿料。它由 銀或其化合物、助熔劑、粘合劑和稀釋劑配制而成。 按銀的存在形式,可分為氧化銀漿、碳酸銀漿、分子 銀漿;按燒銀溫度,可分為高溫銀漿和低溫銀漿;按 覆涂方法,則分印刷銀漿、噴涂銀漿等。
銀微粒的大小與銀漿的導電性能有關。在相同的體積下,微粒大,微粒間的接觸幾率偏低,并留有較大的空間,被非導體的樹脂所占據(jù),從而對導體微粒形成阻隔,導電性能下降。反之,細小微粒的接觸幾率提高,導電性能得到改善。微粒的大小對導電性的影響,從上述情況來看,只是一種相對的關系。
導電銀漿中的溶劑的作用:a、溶解樹脂,使導電微粒在聚合物中充分的分散; b、調(diào)整導電漿的粘度及粘度的穩(wěn)定性;c、決定干燥速度;d、改善基材的表面狀態(tài),使?jié){料與基體有很好的密著性能。導電銀漿中的溶劑的溶解度與極性,是選擇溶劑的重要參數(shù),這是由于溶劑對印刷適性與基材的結合固化都有較大的影響。此外,溶劑沸點的高低、飽和蒸氣壓的大小、對人體有性,都是應該考慮的因素。溶劑的沸點與飽和氣壓對印料的穩(wěn)定性與操作的持久性關系重大;對加熱固化的溫度、速率都有決定性的影響。一般都選用高沸點的溶劑,常用的有BCA(丁基溶酐乙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二甘醇乙醚醋酸酯、異佛爾酮等。
錫是排列在白金、黃金、白銀之后的第四種稀有金屬,對人體無害,被稱為綠色金屬。中國對于錫器的應用歷史悠久。早在商周時期,人們就已經(jīng)開采冶煉錫礦。南北朝時期,王公貴族常以錫做成牛馬羊等冥器。在唐宋時期,民間開始流行制作錫制茶具、酒具等器皿。到明朝永樂年間,錫器行業(yè)發(fā)展到頂峰,成為全國性的工匠大行,直到清末民初。錫器之所以自古以來廣受歡迎,是因為它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貯茶不變色,插花花長久”的美譽。明朝的周高起認為“為純錫為五金之母,以致茶兆,能益水德,沸亦聲耳。”《清波雜志》認為:凡茶宜錫,且意以錫為合,適用而不侈。用錫制作的茶葉罐有良好的密閉性和透氣性,儲藏茶葉不走氣不變色,無異味。錫制的酒具,溫酒效果,因錫離子的作用效果,使酒喝起來更加香甜可口。錫制花瓶有吸收不純物質的功效,水質不易變渾發(fā)臭,可使鮮花長久保持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