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始社會的舊石器時代起,人類便產(chǎn)生了靈魂觀念。原始人認為,人死靈魂不死,仍能干預活人的人事、禍福。受這種靈魂不滅觀念的制約及各國各民族文化傳統(tǒng)、宗教信仰的差異,產(chǎn)生了形形色色的葬禮風俗:有的葬禮盛大隆重;有的簡易樸素;有的充滿了宗教色彩;有的科學而又衛(wèi)生。地理、宗教及社會結構均影響葬禮形式,階級身分更是決定性因素。以西藏為例,葬禮按身分區(qū)分為4種:賤民水葬,中等身分土葬或天葬,貴族始可火葬。在葬式上,世界各民族中有土葬、海葬、火葬、水葬、厚葬、天葬、洞葬、樹葬、懸棺葬、壁櫥葬、食葬等多種形式。
全世界國君或宗教之葬禮均極隆重,除耗費物力財力外,更可能陪葬大批生命。直至為止,非洲迦納之阿善提族(Ashanti),當其君主死亡后,族人對外保密,且每隔若干時日須殺死一仆從,令其至冥界侍候已死君主;又為免君主寂寞,還要陪葬整批盛妝的嬪妃。忌日周年,該君主棺柩送入陵寢,所有生前的左右侍人,包括后妃、仆役、廚師均須執(zhí)紼送殯,與之同葬?,F(xiàn)代化國家當然不致考慮如死後服侍之禮俗,但一般葬禮仍極為隆重;鮮有的例外為1970年法國前總統(tǒng)戴高樂之葬禮,依其遺志極度簡化,僅由鄉(xiāng)村木匠制一白木棺,由家屬及少數(shù)老友、近鄰送葬。
天葬
就是將死者的尸體喂鷲鷹。鷲鷹食后飛上天空,藏族則認為死者順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場舉行,各地有固定地點。人死后,停尸數(shù)日,請喇嘛念經(jīng)擇日送葬。天葬師隨即將尸體衣服剝?nèi)?,按一定程序肢解尸體,肉骨剝離。后用哨聲呼來鷲,按骨、肉順序別喂食。將屍體棄至曠野供野獸撕噬,為極多民族所采行,認為既方便又有益于死者靈魂。祆教徒多行天葬,因其視尸體為不潔。孟買之帕西人(Parsi)有所謂“靜默之塔”,塔圓而高,死者被抬至塔頂,由侍者排列于環(huán)繞深坑之石臺上;屍體經(jīng)禿鷹撕噬數(shù)小時后僅剩骨架,侍者乃將之一一推入深坑。蒙古游牧民族視死于曠野為高貴之死,臨終者尚未斷氣即被棄于野,供野獸吞噬;童尸或嬰尸則裝袋置于十字路口,首先路過者有責任將袋口解開,俾靈魂獲得解放、轉世。印度那加族(Naga)、澳洲中部土人及若干北美印第安人如蘇族,將尸體盛妝放入鹿皮或水牛皮袋縫合,置于樹上或平臺上,距地2.5米(8呎)高,1年后再予埋葬。
守靈:停靈期間,已在場的親友,特別是死者的晚輩在靈堂輪流守護死者,接受奔喪者的吊唁。在整個葬禮期間,死者親近的晚輩(稱為孝子/孝女)穿不縫邊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繩或麻繩,腳穿草鞋,稱為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