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是世界各民族傳承下來的一種特殊文化,各個地區(qū)差距很大,就是相隔數(shù)十里的村落,一些講法和做法也不盡相同。
對死者的處理方式,主要包括安葬、殯儀、舉哀等。除近現(xiàn)代才出現(xiàn)的非宗教性葬禮外,各種喪葬儀規(guī)均與宗教觀念有關。
火葬
傳統(tǒng)葬式。以火焚尸,將骨灰貯于盒內(nèi)的殯葬方式。始于歐洲新石器時代。許多文化均有水與不死相關聯(lián)之神話,因此人物及英雄乃多行水葬,置于精致葬儀船中隨波漂流。英格蘭沙福克(Suffolk)郡距河1公里(0.5哩)處所掘出之水葬儀船遺跡為,該船長26米(85呎),船夫38名。挪威奧斯堡(Oseberg)亦掘得維京船,內(nèi)有2名婦女,這個例子說明婦女也有享受這種待遇的。但水葬并非皆附船只,索羅門群島死者僅置于竹筏上漂出供鯊魚吞噬;也有地方將尸體包裹后加石塊令其沉至水底。西方習俗中海難遇害者行海葬,火葬后骨灰撒入水中之風氣漸廣,以美國西岸及若干亞洲國家為尚。印度死者則停置1年后投入恒河圣水。
水葬
水葬是世界上比較古老的葬法。
水葬在世界上大體有三種不同的方式:1.漂尸式即將死尸置于專門制作的死亡船上,放入江河湖海,任其自然漂流。2.投河式即將死尸背到河邊肢解后,投入河中。3.撒灰式。即將火化后的骨灰撒入江河湖海。
二次葬
許多原始文化認為死者自人世通往冥府,中間須歷經(jīng)若干過程,因此死後未腐爛仍待若生人,須供飲食,留置家中,由家屬陪侍。印尼人對腐屍流出之血水仔細處理,有時還以食米吸收血水;爪哇巴里島人認為死者要經(jīng)過42天才會完全離家;羅馬尼亞人葬後須定期掘出骨頭,兒童3年、青年5年、老人7年,以酒及水清洗後置入亞麻布袋內(nèi),送到教堂作第二次埋葬,至此喪家始能恢復一般社交往來。北美休倫族人,印第安人之一種的二次埋葬系采集體方式,每10~12年舉辦一次靈魂節(jié),屆時死者尸骸均移至社區(qū)墓地集中埋葬。若干南美及歐洲國家因土地不多,亦在埋葬3~5年后將骨骸掘出,置于壁龕或骨罈里,或移至公有墓地集中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