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地的購置視家族財力而定,有一塊地、二塊地、三塊地之分。一塊地大約3至5畝不等,家族中的祖先和已成家立業(yè)的才能在正位下葬,早夭的兒女均在邊角地掩埋;二塊地10畝8畝不等,包括前地、后地。前地葬祖先,后地葬未結(jié)過婚的、未成年而早夭男女以及侍妾等旁庶人員,一般是前地大、后地?。蝗龎K地的分布與二塊地類似,只是第三塊占的比例極小,稱“起土地”,每年掃墓時添墳之土即來源于此。
現(xiàn)代喪禮,因茶房這一職業(yè)的取締,停尸一般由自家人辦理,或請稍懂些舊禮的人俗稱“大了(音liǎo)”幫助料理。停尸還限于死于家中者,若不是死于家中,則尸體多放于醫(yī)院停尸房或殯儀館中,因此,無須舉行停尸儀式。
也稱“入殮”,是將死者抬入棺木的儀式。一般在人死后第三天舉行(若第三日不吉,便不計死亡當(dāng)日,而視第四日為第三日)。屆時,死者的親朋好友、侄男望女都前來與死者見上后一面。入殮前的準(zhǔn)備工作相當(dāng)繁瑣。首先請陰陽先生看風(fēng)水和棺材擺放的位置、方向,推算出幾時入殮為吉。然后,由茶房根據(jù)家屬意見向親朋好友下成殮帖子,告明入殮時辰。親朋好友參加入殮儀式一般不送禮,而講究送“紙盤”(一種包裝考究的香和燒紙捆扎組成的祭品)。棺材和死者面容在入殮前都要再度裝飾和修整,常由茶房負(fù)責(zé)。先將七彩綢鋪在棺材底部,放好頭枕、腳枕,綢上按一定位置放7枚銅錢,謂之“七星板”(即頭、兩肩、兩臀、兩腳各一)。其長女要一手拿著盛絲棉和清水或酒精的小碟,一手拿著竹簽,由陰陽生為死者用清水或酒精擦拭眼睛、鼻子、嘴和耳朵,謂之“開光”。其口中還要念叨著“開眼光,亮堂堂;開鼻光,聞味香;開嘴光,吃東西香;開耳光,聽八方;開心光,心豁亮;開腳光,走四方……”等所謂咒語。之后,再用一面小鏡子為死者照一照,之后,將鏡子摔碎,表示死者在陰間可以眼光明亮、吃八方、聽八方、聞八方。?
孝子要守孝制,服孝3期,每期9個月,共27個月。以后改為1年或100天。服孝期間(一般在百日內(nèi))不剃頭、刮臉、剪指甲、飲酒、夫妻同房、外出等,逢春節(jié)或親友舉辦慶典,亦不拜禮和慶賀(至今,若家中有喪事,年春節(jié)不許去各家拜年)。家中女眷也要素妝。特別是出殯前,家中一定不能有孕婦生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