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喪
死者如為移民,家人在請茶房的同時,要派人攜供品、黃錢等到土地廟或城隍廟“報廟”,為土地爺、城隍爺燒香、送漿水,俗稱“送財送水”。在人們的意識里,這似乎意謂著給亡故的親人在陰曹上了戶口。土著之家則無此習(xí)俗。
尸體安放停當(dāng),家屬要進(jìn)行兩方面的報喪儀式,一是在宅院門口貼“門報兒”、“銘旌”,懸掛“楮錢紙”,立“幡桿”;二是由孝子執(zhí)“六子”(報喪帖子)到親友家報喪。門報兒相當(dāng)于告示,長約30厘米,寬約10厘米,白紙黑字,貼于宅院門口。上寫有“恕報不周”或“恕不遍訃”四個大字,右下為“×宅之喪”四個小字。門報書寫極為講究,也有許多“媽媽例兒”。舊時,使用繁體字,喪字本作“▲”,在寫門報時不能寫2個口,后來又對“恕”和“周”兩個字有了限制,即其字中口都以“×”或“△”代替。所有這些禁忌都表示家里走了一“口”人,別再帶走其他人了。
銘旌
也叫“殃榜”(土語),常貼在門報兒旁邊,一般用長幅布帛書寫,也有的寫在木牌(可到賃貨鋪租賃)上立于影壁前。木牌有木架,底部有座,牌子為約寬80厘米、高160厘米的長方形,兩邊為云字頭。銘旌上一般寫有死者姓名、字、號、官職及生卒年月日,多由陰陽生撰寫。楮錢紙,是一種用白紙剪扎成的長條穗狀紙錢,男性死者在紙錢末端剪成凸字形,女性則剪成凹字形,懸掛在門報兒下。但若是租賃別人房產(chǎn),則只能豎于門框旁,不得懸掛。楮錢紙是根據(jù)死者年齡一年一條紙錢,成殮完畢必須燒掉。
門報兒、銘旌、楮錢紙的貼擺以出家門男左女右為標(biāo)準(zhǔn)。立幡桿,多為大戶人家為顯赫財勢所為,從人死后直立至出殯。幡桿共3棵,長達(dá)8尺,杉木,上刷白粉。亡男,門左立兩棵,桿頂掛紙鶴幡,門右立一棵,頂桂枝;亡女,則相反。更有甚者還搭制牌樓。死者的長子或次子要到專門的刻字店去印刷報喪帖(俗稱“六子”),其內(nèi)容與銘旌相同。孝子們要手執(zhí)報喪帖披麻戴孝到親友家登門報喪(富戶讓茶房或仆人持帖報喪,遠(yuǎn)道者郵寄)。孝子下跪,雙手扶地,行盡孝報喪禮。民國初年,多行鞠躬禮。現(xiàn)仍有行單腿跪拜禮者,并采用貼門報兒、懸掛楮錢紙等為報喪方式,有的還在報紙上刊登訃告,而銘旌、報喪帖、幡桿等均已絕跡。
搭靈棚
是在死者家庭院內(nèi),用木樁、葦席、杉篙等臨時搭制的棚子(若在屋內(nèi),則稱“靈堂”)。靈棚的樣式大同小異,亡男搭正八字形,前寬24尺,后寬8尺。頂棚一律高12尺,開天窗,兩邊擺屏風(fēng),上面畫“游龍戲鳳”、“八仙過海”、“老叟戲頑童”等彩畫。此外,靈棚四周用黑、白布做的花球裝飾,兩側(cè)供掛挽聯(lián)。
靈棚由棚鋪派專人搭建,至死者下葬后方可拆除。靈棚搭好后,須舉行奠禮,由陰陽生唱禮(后改為茶房唱禮),吹鼓手奏樂,孝子們獻(xiàn)茶、酒、匣食“三獻(xiàn)”。?
搭靈棚,既有辦喪事的炫耀性,又能滿足家人對死者的悼念和孝道,還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因過去從人死到下葬,要歷約一個多月時間。在以棺木為葬具的年代,若露天停厝棺木,特別是入殮以后,如果沒個遮蓋,不僅對死者大不敬,一旦遇有風(fēng)雨,也會造成麻煩。?
燒七
在死者倒頭后直至出殯前,家人要每日早、午、晚3次焚香燒紙,祭奠,稱之“朝奠、午奠、夕奠”。朔望舉行隆重祭奠,謂之“殷奠”。死者停靈期間,以7日為一期(七),按七頌經(jīng)超度亡靈,并做家祭,焚化紙錢,俗稱“作七”。燒七時,閨女要“送箱子”、“燒包子”。箱子即扎彩,包子是用白紙疊成方形,用剪子剪成連綴不斷的紙串。死者有幾個閨女燒幾個包子,而且每“七”每人都要增加一個。
逢“七”時,大戶人家講究和尚經(jīng)、道士經(jīng)、尼姑經(jīng)、喇嘛經(jīng)、師傅經(jīng)交叉進(jìn)行,每“七”一道經(jīng),分早、午、晚輪流誦經(jīng)。而每道經(jīng),都按規(guī)定由誰負(fù)責(zé)花錢贈送給亡靈。一般頭“七”的經(jīng)是由已出嫁的閨女送,俗稱“姑奶奶送”。以后幾“七”,依次為其子女、親家、友朋等。僧、道的法事,早、午、晚3次都有不同的內(nèi)容。上午一次是在靈前念誦;中午這次實際在下午4點左右才開始,由僧人率死者家人列隊到街上祭奠,為死者送路燒門紙。門紙是一種由茶房負(fù)責(zé)疊制的長方形黃紙筒。僧人要在送路途中選擇合適地點分列兩旁誦經(jīng)請亡靈,孝男孝女們要跪地?zé)T紙。燒畢,再列隊沿街走一遭才能返回,俗稱“送路”,送路不能走回頭路,到家后,僧人照例還要立于靈前誦經(jīng)一遍后,由主家招待齋飯。晚上的頌經(jīng),主要是放焰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