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酒中微量成分的分類
白 酒中微量成分的種類十分復雜和繁多,在我國三大主要香型白酒中,茅臺酒有963個色譜峰,可定性的有873個;濃香型酒中有674個色譜峰,可定性的有 342個;清香型酒中有484個色譜峰,可定性的有178個。其中,濃香型酒的342種可定性的微量成分中,酯類多有99種,羰基化合物57種,酸類 55種,含氮化合物38種,醇類36種,酚類27種,醚類14種,呋喃類化合物7種,含硫化合物6種,其它3種[1]。但常規(guī)儀器檢測出的不過60多種。 因此,白酒從化學的角度上來看,其實質(zhì)是乙醇、水及幾百種的微量成分的混合物。其中,乙醇和水占了98%左右,可稱作酒中的常量成分,而微量成分僅占了 2%左右。但對這2%左右的微量成分的分類,卻有非常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根據(jù)這些微量成分是溶于水或溶于乙醇,可分成醇溶性微量成分和水溶性微量成分。
微 量成分中大多數(shù)是醇溶性,而有些成分,比如: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等酯類,異丁醇、異戊醇、正丙醇、正丁醇等醇類,乙醛、乙縮醛、雙乙酰等醛酮類 及各種酸類,均既溶于乙醇,又易溶或微溶于水。而己酸乙酯和高級脂肪酸酯(包括硬脂酸乙酯、軟脂酸乙酯、棕櫚酸乙酯)則不溶于水,只溶于乙醇。其在酒中的 溶解度,隨酒度和溫度的降低而有較大的下降,故會影響酒質(zhì)及穩(wěn)定性。
而 酒中乙醇和水所占的比例不同時,又會存在了一個溶質(zhì)和溶劑的問題:當乙醇的含量大于水的含量時,即酒度較高時,乙醇為溶劑,水為溶質(zhì),醇溶性的微量成分對 酒口感和香氣的影響占優(yōu)勢;而當水的含量大于乙醇的含量時,也即酒度較低時,水變成了溶劑,乙醇變成了溶質(zhì),則水溶性的微量成分對酒口感的影響又占了優(yōu) 勢。
(2)根據(jù)微量成分所包含的官能團不同,可將酒中微量成分分為10大類。
它們的呈香呈味功能強弱順序大致如下:醇基(—OH)>酮基(—CO—)>羧基(—COOH)>酯基(—COOR)>苯基(C6H5—)>氨基(—NH2)
(3) 按照微量成分在白酒中的含量可把它們分為骨架成分和復雜成分 。骨架成分是指通過色譜分析含量大于1mg/100ml的成分,這些成分屬于白酒常規(guī)定量分析指標,它們構(gòu)成了中國白酒的骨架,所以又叫色譜骨架成分。骨 架成分占微量成分的99%—95%左右,一般有25種,以濃香型白酒為例,它們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甲酸乙酯、異戊醇、 正丁醇、仲丁醇、異丁醇、正丙醇、仲戊醇、正戊醇、正己醇、乙醛、乙縮醛、糠醛、2,3丁二醇,乙酸、乳酸、己酸、丁酸、丙酸、戊酸、異戊酸等。而復雜成 分是指除骨架成分之外的所有色譜分析含量小于1mg/100ml的成分,雖然它們在微量成分中所點的比例僅為1%--—5%左右,但他它們對白酒的風格典 型性卻起著關(guān)鍵性的作用。
(4)按微量成分在白酒中的作用又可分為主體香成分、助香成分、定香成分、矯香成分、放香成分、前香和后香成分、特征成分、主體成分、調(diào)和成分、骨架成分等。
2、白灑中微量成分的來源
白酒中微量成分來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來自于釀酒所采用的原料和輔料,二是來自于微生物對釀酒原料的分解和合成,三是來自于白酒在貯存過程中的物理和化學變化。
2.1 來自于原料和輔料中的微量成分:
白 酒釀酒原料主要使用以下品種:高粱、大米、玉米、小麥、糯米、青稞、豌豆等,它們都具有各種獨特的香氣,含有多種易揮發(fā)的微量香氣成分。經(jīng)測定,小麥的揮 發(fā)性成分有醛、酮、醇、酯等30多種,大麥也有65種揮發(fā)性成分被檢測出。在稻谷及大米中分別檢測出了73種和170種揮發(fā)性成分。在高糧、米飯中檢出了 甲醇、乙醇、乙醛、丁酮、乙酸乙酯、環(huán)戊酮等幾十種成分,而玉米的揮發(fā)成分有:乙醛、壬醛、甲醛等幾十種成分,對玉米種皮分析,檢測出了56種成分。而對 米糠檢測分析發(fā)現(xiàn)含有的揮發(fā)成分在250種以上,其中170種物質(zhì)已做出了鑒定。不同品種的玉米其含量又有較顯著的差別。這些結(jié)果說明了各種糧食其揮發(fā)性 成分組成是不同的,并且不同品種、不同產(chǎn)地,新糧與陳糧之間也有很大的變化差異。
因此,糧食、酒曲、輔料的質(zhì)量對白酒香氣的質(zhì)量有很大的影響,采用糧食品種越多,從糧食中所帶入酒的微量成分種類也就越多;而新糧又較陳糧中微量香氣成分多。
為 了防止生糧味、糠味等進入酒體,白酒生產(chǎn)采用蒸糧蒸糠的工藝,以排除這些雜味對酒體的影響。同時,在對糧食進行加熱的過程中,由于非酶香氣生成反應,會出 現(xiàn)糧食的經(jīng)受熱加工處理后的香氣,這是因為糧食中所含的氨基酸,例如半胱氨酸、賴氨酸、絲氨文章來源中國酒業(yè)新聞網(wǎng)酸等受熱分解出乙醛、2-甲基噻唑、吡 啶類、吡嗪類化合物,這些都為白酒帶來了豐富的微量成分,是白酒的香氣的初來源。
2.2 釀酒原料在白酒發(fā)酵中產(chǎn)生的微量成分:
釀 酒原料主要是谷物,谷物中主要成份是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等,淀粉在發(fā)酵過程中首先糖化成葡萄糖。一分子葡萄糖在無氧條件下經(jīng)過12步反應生成二分子乙醇和 二分子二氧化碳并放出熱量,但在此過程中,通過不同的酶作用,又同時會有大量的中間產(chǎn)物產(chǎn)生,即葡萄糖經(jīng)過各種不同的途徑又可降解成酸、酯、醛、酮等種類 眾多的微量成分。
谷 物中的蛋白質(zhì)也是酒中微量成分的重要來源,蛋白質(zhì)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降解成各種氨基酸,氨基酸不但可以與還原糖作用發(fā)生美拉德反應,在不同條件下,可 以形成呋喃、吡嗪,吡咯等化合物,氨基酸還可以發(fā)生脫氨或脫羧反應形成許多的高級醇。例如:纈氨酸→異丁醇;亮氨酸→異戊醇;異亮氨酸→活性戊醇;酪氨酸 →酪醇。這些高級醇又與有機酸作用生成各種酯、吡喃類化合物、吡咯類化合物、吡嗪類化合物、吡啶類化合物、丁香酸等,構(gòu)成了白酒中微量成分的主要來源。
2.3、貯存過程中合成或分解的微量成分
如 果我們把釀酒原料在發(fā)酵過程中,通過微生物或酶的參與轉(zhuǎn)化生成的微量成分,稱為“發(fā)酵酯或發(fā)酵酸”等,那么,在升溫蒸餾酒糟以獲得白酒以后,新酒貯存或其 它各種酒的貯存過程中,由于微生物或酶已無法存活,因而沒有微生物及酶的活動,剩下的僅是物理和化學變化,那么這時生成的微量成分我們可稱為“合成酯或合 成酸”等,即在新酒貯存的過程中,仍在緩慢而持久地發(fā)生著各種物理或化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