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菜是一道廣東省的特色傳統(tǒng)名菜,屬東江客家菜。 起源于南宋末年,細吃有先后,細持有講究,既經(jīng)濟又方便,好友共聚餐既簡單又快捷?,F(xiàn)今幾已成為香港飲食文化的標志。制作盆菜的材料相當豐富,古代所用的材料少有八樣,包括蘿卜、枝竹、魷魚、豬皮、冬菇、炆雞、魚球和豬肉。
根據(jù)《史書》記載,距今六百多年前的南宋末年,奸臣誤國,以致元兵南下進迫。陸秀夫、張世杰等朝官自浙江安徽逃難到福州,并立趙罡為帝(公元 1276 年)。當時,文天祥未有跟隨宋帝南下,卻受到元兵一路窮追猛打并于中途被元軍捉擒并扣押至伶仃洋一帶,以期追趕宋帝并令其僅馀將領迫降就范。文將軍忠肝義膽,不顧皮肉之苦,并撰下「伶仃洋」一詩以表心志。詩云:『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落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伶仃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涣矸矫?,宋帝等在福州藏匿不久,又經(jīng)漳州逃到九龍,并且駐驛于九龍灣西,即今日的啟德機場舊址。后來宋帝病死,眾臣擁立趙昺為帝。當時啟德一帶不過是小山丘一個,后來人們就在該地興建了「宋王臺公園」來紀念這事。此外,該地附近的名勝二王殿村、金夫人墓(宋帝小公主的金身)、侯王廟也見證著當年的歷史。不久,宋帝君臣等人又欲移師向西,在途經(jīng)今日的新界時,當?shù)鼐用褚娀蕩燅{到,當然希望殷勤招待,但倉卒之間要找來大量盛裝菜肴的器皿也著實不易,于是居民就地取來一些大木盆以盛載菜肴,這樣的一個急智,竟就成了今日的香港名菜「盆菜」。
折疊盤菜臻至盛筵席傳統(tǒng)盆菜以木盆盛載,材料則一層疊一層的排放。不過,大部分盆菜都改以銅盆、銻盆、錫箔紙盆甚至塑盆來盛載。自從盆菜被發(fā)明至今,新界原居民每每于 歲時祭祀、大時大節(jié)、乃至婚嫁慶典等禮儀時,都會以 「盆菜」招待客人,為的當然是希望嘉賓吃個飽、飲個醉,這正是他們的好客之道。但是要品嘗盆菜是否一定要走到圍村去呢?也不一定。以往盆菜的確是圍村獨有的菜肴,但時至今日,港九市區(qū)許多食肆都會推出盆菜作招徠,令盆菜得以發(fā)揚光大,成為香港的特色菜肴。
折疊制作細心顯敬意古代盆菜是用傳統(tǒng)方法泡制的,主要采用、南乳、面豉醬等作調味。而近代的盆菜一般用豆瓣醬、頭抽、南乳、等來烹制,絕不添加味精之類的添加劑。也許有人會問為何品嘗一席盆菜往往都要於三日前預訂作準備?理由很簡單,只因烹煮一個傳統(tǒng)盤菜是相當繁復和辛勞的工作。一道具有鄉(xiāng)村風味、正正宗宗的圍村盆菜,其實是由很多人分工合作,在祠堂內預備和烹煮的。下面我們看看制作盆菜的三天預備功夫,便知道盆菜的價值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