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盛世”下的社會真相,老百姓生活真的幸福嗎? 13世紀末,《馬可波羅行記》在歐洲的風靡一時,書中大肆宣揚:中國幅員遼闊,物產(chǎn)豐富,黃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綾羅綢緞。 16-17世紀,隨著麥哲倫大航海成功,打通了東西方海上交通的壁壘,讓一大批歐洲傳教士來到中國。他們的書信也無不表達著對中國艷羨:這里君主統(tǒng)治開明,社會富庶平和,人民勤勞禮貌。 彼時的歐洲正處于“漫長的黑暗中世紀”的混沌年代,并逐步開始啟蒙運動。找不到方向的歐洲不自覺地掀起一股“中國崇拜”的熱潮,連萊布尼茨,伏爾泰等一些大學者都對中國的一切大加推崇。 在這樣文化環(huán)境的熏陶下,英國人馬嘎爾尼成長為了一名對中國魂牽夢繞又無比向往的外交官。他28年的外交生涯還從未踏上過中國的土地,雖然他經(jīng)常在書信和夢中表達對中國的向往。